由我對天涯、凱迪等論壇觀察,滿街俯臥撐,以及要求公正審理楊佳案的情況,如果中國政府還不搞好司法公正問題,一場巨變是無法避免,只差在何時來。退場音樂,查實現在已經響起。新加坡都經濟負增長,香港和中國要獨善其身是沒有太大可能。
很多BN(O)平權運動支持者都擔心,BN(O)的子女,或沒有BN(O)身份的親屬,撤退到其他國家的問題。雖然我相信,英國都會收留他們,但如果BN(O)持有人,擁有大學畢業資格,又在1997年後誕下子女的話,若要提早撤退,我建議申請新加坡永久居留身份作為臨時跳板,因為這是現行最快的方案。
這次美國總統小布殊都來中國看奧運,查實已經製造了一個幾乎與1989年5月一樣的歷史場景,以現時民怨沸騰程度,有沒有領導人死都效果相同,如果再來一宗膠到無朋友的謀殺案,就唔膠都唔得。未來兩個月中國的變化,可以預見到,實際撤退時,是怎樣的情景。
但我再一次忠告,持有外國護照,包括居英權計劃英國公民人士,請更新你的外國護照,準備適當外幣。
星期一, 6月 30, 2008
爭取權益都叫搞政治?收工喇!
http://hk.groups.yahoo.com/group/iee_hk_yms/message/836?unwrap=1&var=1
我自已都做過業界組織執委(互聯網專業人員協會,政策小組召集人,互聯網專業人員協會的功能組別投票資格,我有份爭取),但業界組織做到IET呢班友咁膠,我真係大開眼界。
Britishhongkong會員Sam Fan的要求好簡單,就係為了保障IET會員中BN(O)持有人,有平等權利在英國就業,要求IET支持BN(O)平權運動。作為業界組織,任何能夠令會員易於謀生的主張都要支持,這是基本責任。如果可以令香港IET會員中的BN(O)持有人,成為英國公民,那不只開拓英國的機會,而是整個歐洲的機會,但有兩件膠人,作出乜嘢擺明為咗親中的自相矛盾回應:
膠人一: Justina C Ho,Honorary Secretary
「“British territories” is very different from “British colonies”. Hong Kong is never part of British territories, and Hong Kong people are never born to be British nationals. Born in Hong Kong, raised in two ex-British colonies (including Hong Kong and Canada), holding a British law degree, and having many great friends in the UK, I have not for one single moment considered myself British」
(批語:身為專業人士,唔識法律,BN(O)係British National嚟,睇番本護照至好發膠音)
「Officers of the IET (both UK and HK) recognize and accept that IET membership rate is declining particularly in Hong Kong since the handover, as the British influence is declining lo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The tactics of the IET may have to do with government policies but not with politics.」
(批語:政府政策可以同政治無關,乜嘢認知嚟架,唔識政治係乜叉政策都唔識講)
「There has been a misinterpretation of the Freedom of Movement Principle in the EU law. All interested parties can come to me for a detail discussion of the law. In short, the treaties of the EU cannot apply to Hong Kong, and Polish can work in the UK only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y too need work permits.」
(批語:典型亂講,British Citizen在英國就係英國本土人,而且英國人去其他EEA成員,都係拎Residence Permit,唔識唔好發膠音喇,專業組織榮譽秘書」
膠人二:Edward W. LO, Chairman (Session 2007-08), Younger Members Section
「As a person living in 21st century, regardless of working in any field, our vision should be broadened. Sam brought out an example that quite a number of people would like to work in UK. In particular, our colonial history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IET may enhance our wish to work there. However, UK is not the only place we can go. Even you are talking about British colonies or ex-colonies, there are plenty of opportunities. It is no point to restrict ourselves in one country.」
(批語:英國公民身份代表係成個EU的機會,究竟邊條茂利目光如豆呢?)
「Every people have freedom of speech on his/her view. But please make use of the channel properly. The YMS CyberSpace is a platform for communication among YMS Committee Members. If somebody would like express their view other than YMS Operations, it is highly appreciated if the discussion can be made out of the Group.」
(批語:你講緊乜廢話。)
專業組織幹事可以膠到呢個程度,無知自大兼傲慢,佢地都算係極品,唔怪得香港的專業組織,除咗伸大手板問老共要CEPA,乜都唔識。香港的年青專業人士,就係俾呢班膠人累死。
如果我見到有IET Young Group的友仔走去支持何鍾泰或者譚偉豪,我實在呢度追斬佢地十條街,咁驚政治嘛,唔該乜人都唔好支持,正膠人嚟。
我自已都做過業界組織執委(互聯網專業人員協會,政策小組召集人,互聯網專業人員協會的功能組別投票資格,我有份爭取),但業界組織做到IET呢班友咁膠,我真係大開眼界。
Britishhongkong會員Sam Fan的要求好簡單,就係為了保障IET會員中BN(O)持有人,有平等權利在英國就業,要求IET支持BN(O)平權運動。作為業界組織,任何能夠令會員易於謀生的主張都要支持,這是基本責任。如果可以令香港IET會員中的BN(O)持有人,成為英國公民,那不只開拓英國的機會,而是整個歐洲的機會,但有兩件膠人,作出乜嘢擺明為咗親中的自相矛盾回應:
膠人一: Justina C Ho,Honorary Secretary
「“British territories” is very different from “British colonies”. Hong Kong is never part of British territories, and Hong Kong people are never born to be British nationals. Born in Hong Kong, raised in two ex-British colonies (including Hong Kong and Canada), holding a British law degree, and having many great friends in the UK, I have not for one single moment considered myself British」
(批語:身為專業人士,唔識法律,BN(O)係British National嚟,睇番本護照至好發膠音)
「Officers of the IET (both UK and HK) recognize and accept that IET membership rate is declining particularly in Hong Kong since the handover, as the British influence is declining lo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The tactics of the IET may have to do with government policies but not with politics.」
(批語:政府政策可以同政治無關,乜嘢認知嚟架,唔識政治係乜叉政策都唔識講)
「There has been a misinterpretation of the Freedom of Movement Principle in the EU law. All interested parties can come to me for a detail discussion of the law. In short, the treaties of the EU cannot apply to Hong Kong, and Polish can work in the UK only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y too need work permits.」
(批語:典型亂講,British Citizen在英國就係英國本土人,而且英國人去其他EEA成員,都係拎Residence Permit,唔識唔好發膠音喇,專業組織榮譽秘書」
膠人二:Edward W. LO, Chairman (Session 2007-08), Younger Members Section
「As a person living in 21st century, regardless of working in any field, our vision should be broadened. Sam brought out an example that quite a number of people would like to work in UK. In particular, our colonial history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IET may enhance our wish to work there. However, UK is not the only place we can go. Even you are talking about British colonies or ex-colonies, there are plenty of opportunities. It is no point to restrict ourselves in one country.」
(批語:英國公民身份代表係成個EU的機會,究竟邊條茂利目光如豆呢?)
「Every people have freedom of speech on his/her view. But please make use of the channel properly. The YMS CyberSpace is a platform for communication among YMS Committee Members. If somebody would like express their view other than YMS Operations, it is highly appreciated if the discussion can be made out of the Group.」
(批語:你講緊乜廢話。)
專業組織幹事可以膠到呢個程度,無知自大兼傲慢,佢地都算係極品,唔怪得香港的專業組織,除咗伸大手板問老共要CEPA,乜都唔識。香港的年青專業人士,就係俾呢班膠人累死。
如果我見到有IET Young Group的友仔走去支持何鍾泰或者譚偉豪,我實在呢度追斬佢地十條街,咁驚政治嘛,唔該乜人都唔好支持,正膠人嚟。
星期日, 6月 29, 2008
英籍港人見於親共報章
先看《文匯報》以下對印尼軍方墜機事件的報導:
「文匯報
A16 | 香港新聞 2008-06-28
印尼墜機 1港人恐罹難
【本報訊】香港中通社27日電:印尼軍方一架卡西212型小型飛機26日在當地失蹤,懷疑已墜毀,機上載有12名軍人和6名平民,其中3人屬外國人,包括一名香港人在內。
香港入境處27日證實,已接獲一宗港人求助個案,懷疑涉及在印尼的墜機事件,該處已聯絡中國駐印尼大使館及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並向印尼當局了解詳情。
疑墜密林 40人搜救
印尼官方表示,懷疑已墜毀的飛機周四下午3時03分在雷達熒光屏中失去聯絡,估計它在西爪哇的森林墜毀。當局已派出3架飛機和40人搜索,但由於懷疑失事地點是密林,影響了搜救工作。
印尼空軍發言人稱,機上有12名軍人和6名平民,當中包括一名英籍的港人、一名新加坡人和一名印度人。據稱,當時飛機在測試數碼空中繪圖裝備。」
這是中通社的報導,中通社的報導寫法是可以反映中央政府的立場,往往有些未必適合在新華社放出來的稿,就由中通社操刀發放。
中通社首次用上英籍港人,來形容死者的身份,中國政府一直以來,都不承認BN(O)持有人,以及透過BN(HK)A 1990(俗稱居英權計劃)取得的英籍身份。但在官方報導中,擺明車馬承認的實屬罕見。
做新聞一向要死跟一本Style Book,在新華社和中通社更甚,這明顯中通社是改了Style Book,才會以英籍港人形容包括BN(O)在內香港人為英籍港人。
這是不是表示了,在今年白高敦和英國官員多次訪華行程中,中國政府與英國政府就香港人身份問題達成若干共識,甚至因此被迫要副局長和政治助理的國籍問題也不得不放水,值得注意。
(尤其注意盧奕基,他是英國公民但擔任保安局政治助理,他五十多歲不像是培養政治人才,是不是有些事情,需要一名中英雙方都信得過的人處理?)
「文匯報
A16 | 香港新聞 2008-06-28
印尼墜機 1港人恐罹難
【本報訊】香港中通社27日電:印尼軍方一架卡西212型小型飛機26日在當地失蹤,懷疑已墜毀,機上載有12名軍人和6名平民,其中3人屬外國人,包括一名香港人在內。
香港入境處27日證實,已接獲一宗港人求助個案,懷疑涉及在印尼的墜機事件,該處已聯絡中國駐印尼大使館及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並向印尼當局了解詳情。
疑墜密林 40人搜救
印尼官方表示,懷疑已墜毀的飛機周四下午3時03分在雷達熒光屏中失去聯絡,估計它在西爪哇的森林墜毀。當局已派出3架飛機和40人搜索,但由於懷疑失事地點是密林,影響了搜救工作。
印尼空軍發言人稱,機上有12名軍人和6名平民,當中包括一名英籍的港人、一名新加坡人和一名印度人。據稱,當時飛機在測試數碼空中繪圖裝備。」
這是中通社的報導,中通社的報導寫法是可以反映中央政府的立場,往往有些未必適合在新華社放出來的稿,就由中通社操刀發放。
中通社首次用上英籍港人,來形容死者的身份,中國政府一直以來,都不承認BN(O)持有人,以及透過BN(HK)A 1990(俗稱居英權計劃)取得的英籍身份。但在官方報導中,擺明車馬承認的實屬罕見。
做新聞一向要死跟一本Style Book,在新華社和中通社更甚,這明顯中通社是改了Style Book,才會以英籍港人形容包括BN(O)在內香港人為英籍港人。
這是不是表示了,在今年白高敦和英國官員多次訪華行程中,中國政府與英國政府就香港人身份問題達成若干共識,甚至因此被迫要副局長和政治助理的國籍問題也不得不放水,值得注意。
(尤其注意盧奕基,他是英國公民但擔任保安局政治助理,他五十多歲不像是培養政治人才,是不是有些事情,需要一名中英雙方都信得過的人處理?)
星期六, 6月 28, 2008
香港入境處可以去收工
http://uk.news.yahoo.com/afp/20080627/twl-indonesia-air-accident-bd712e4.html
根據法新社的報導,很清楚幾點事實:
1. 印尼軍方遇上這些事,己經主動尋求英國協助,我有理由相信入境處無收過家屬協助,只不過有人在東京問題上膠到無朋友,求其搵嘢轉移視線。
2. 你持英國護照,就是英國人,不論你持BC或BN(O),英國政府的歧視性法律,當然要擊破,但BN(O)是英國人是沒有人可以否認的客觀事實。
3. 香港傳媒,差不多侷住承認BN(O)是英國人的客觀事實,包括要講成英籍港人。如果仲有膠人話BN(O)不是英國人,叫佢地立即退出英國國籍吧。
4. 下次有呢類事,唔駛搵中國大使館,中國外交官員只會有興趣在當地亂搞華人社區,乜貢獻都無。
根據法新社的報導,很清楚幾點事實:
1. 印尼軍方遇上這些事,己經主動尋求英國協助,我有理由相信入境處無收過家屬協助,只不過有人在東京問題上膠到無朋友,求其搵嘢轉移視線。
2. 你持英國護照,就是英國人,不論你持BC或BN(O),英國政府的歧視性法律,當然要擊破,但BN(O)是英國人是沒有人可以否認的客觀事實。
3. 香港傳媒,差不多侷住承認BN(O)是英國人的客觀事實,包括要講成英籍港人。如果仲有膠人話BN(O)不是英國人,叫佢地立即退出英國國籍吧。
4. 下次有呢類事,唔駛搵中國大使館,中國外交官員只會有興趣在當地亂搞華人社區,乜貢獻都無。
遇上港共出賣時怎麼辦
這次獨立媒體三名記者被港共入境處賣豬仔事件,將港共政府不知所謂的本質表露無遺,呢班友真係為了擦老共鞋,乜都做得出。朱凱迪的回覆係咁:
「
我們三人,兩人持特區護照,一人查bno護照。正如之前有朋友說,日本海關未必能向特區政府了解持bno護照者的個人資料,因此在昨晚十點左右,日本入境處特意叫我們交出香港身份證,有了這個,他們便可清楚地向香港政府確認我們的身份。至於在確認期間香港政府給了什麼資訊日本,那就不得而知。
非常感謝大家的關心的幫助。據來機場接我們的日本朋友表示,在早上十一時聯絡日本ministry of justice時,他們說不會讓我們三人入境,因為我們的「行程訂得不夠仔細」,然後五分鐘後,她就收到消息,ministry of justice及入境處改變主義,放我們入境。在這幾分鐘內發生了什麼事,我們不知道,但應該是受了「壓力」﹝主要是日方的,川田龍平參議員和社會民主黨都有向日本政府施壓,民間團體則向我們發出臨時的邀請函﹞而妥協。如果沒有各人幫助,我們早已被打發回香港了。」
根據朱凱迪的經驗,各位日後可以這樣做:
1. 如無必要,除非去反英美情緒極強烈的國家,否則不要用特區護照,否則盞自膠。
2. 如果你是BN(O)持有人,遇上上述情況,拒絕出示香港身份證,立即通知英國駐港總領事館,要求FCO協助。
3. 如果你是加拿大護照持有人,我知不少不知自已手上加拿大護照何其好用的人,見特區護照平便沒有renew加拿大護照,趕快更新加拿大護照,這是你的護身符。
當然,我希望各位捐款給Britishhongkong,支持BN(O)平權運動,這才是最實際。
「
我們三人,兩人持特區護照,一人查bno護照。正如之前有朋友說,日本海關未必能向特區政府了解持bno護照者的個人資料,因此在昨晚十點左右,日本入境處特意叫我們交出香港身份證,有了這個,他們便可清楚地向香港政府確認我們的身份。至於在確認期間香港政府給了什麼資訊日本,那就不得而知。
非常感謝大家的關心的幫助。據來機場接我們的日本朋友表示,在早上十一時聯絡日本ministry of justice時,他們說不會讓我們三人入境,因為我們的「行程訂得不夠仔細」,然後五分鐘後,她就收到消息,ministry of justice及入境處改變主義,放我們入境。在這幾分鐘內發生了什麼事,我們不知道,但應該是受了「壓力」﹝主要是日方的,川田龍平參議員和社會民主黨都有向日本政府施壓,民間團體則向我們發出臨時的邀請函﹞而妥協。如果沒有各人幫助,我們早已被打發回香港了。」
根據朱凱迪的經驗,各位日後可以這樣做:
1. 如無必要,除非去反英美情緒極強烈的國家,否則不要用特區護照,否則盞自膠。
2. 如果你是BN(O)持有人,遇上上述情況,拒絕出示香港身份證,立即通知英國駐港總領事館,要求FCO協助。
3. 如果你是加拿大護照持有人,我知不少不知自已手上加拿大護照何其好用的人,見特區護照平便沒有renew加拿大護照,趕快更新加拿大護照,這是你的護身符。
當然,我希望各位捐款給Britishhongkong,支持BN(O)平權運動,這才是最實際。
星期五, 6月 27, 2008
應理不理,不應理走去理
入 境 處 接 獲 一 宗 涉 港 人 在 印 尼 懷 疑 墜 機 求 助 個 案
2008-06-27 HKT 19:49
入 境 處 接 獲 一 宗 一 名 香 港 人 在 印 尼 懷 疑 墜 機 的 求 助 個 案 。
初 步 調 查 涉 及 一 名 香 港 人 , 已 聯 絡 中 國 駐 印 尼 大 使 館 及 外 交 部 駐 港 特 派 員 公 署 , 要 求 協 助 , 並 且 向 印 尼 當 局 了 解 詳 情 。
外 電 報 道 , 印 尼 空 軍 一 架 飛 機 在 西 爪 哇 山 區 墜 毀 , 18 人 下 落 不 明 , 包 括 3 名 外 國 人 。
報 道 引 述 空 軍 發 言 人 說 , 機 上 有 12 名 軍 人 和 6 名 平 民 , 昨 天 由 雅 加 達 飛 去 茂 物 , 準 備 測 試 機 上 的 空 中 攝 影 機 , 途 中 與 控 制 塔 失 去聯 絡 。 3 名 外 國 人 包 括 英 國 人 、 新 加 坡 人 和 印 度 人 。
====
報導中的英國人,就是英國國民(海外)持有人,在海外,你持BN(O)就是英國人,如此簡單。
但港共入境處,以及中國外交部,請不要插手英國內政,如果事主家屬要求英國協助不得要領,本人以至Britishhongkong不少會員願意提供協助,包括督促FCO中人協助家屬前往印尼善後。
而且以我理解,印尼政府以及人民,絕對不想事件,涉及任何中國政府人員在內。
現時中國外交部和港共入境處,應該向日本搞清楚, 為何有特區護照持有人,在日本採訪G8被拒。特區護照持有人權利,這才是中國和港共政府的責任。
2008-06-27 HKT 19:49
入 境 處 接 獲 一 宗 一 名 香 港 人 在 印 尼 懷 疑 墜 機 的 求 助 個 案 。
初 步 調 查 涉 及 一 名 香 港 人 , 已 聯 絡 中 國 駐 印 尼 大 使 館 及 外 交 部 駐 港 特 派 員 公 署 , 要 求 協 助 , 並 且 向 印 尼 當 局 了 解 詳 情 。
外 電 報 道 , 印 尼 空 軍 一 架 飛 機 在 西 爪 哇 山 區 墜 毀 , 18 人 下 落 不 明 , 包 括 3 名 外 國 人 。
報 道 引 述 空 軍 發 言 人 說 , 機 上 有 12 名 軍 人 和 6 名 平 民 , 昨 天 由 雅 加 達 飛 去 茂 物 , 準 備 測 試 機 上 的 空 中 攝 影 機 , 途 中 與 控 制 塔 失 去聯 絡 。 3 名 外 國 人 包 括 英 國 人 、 新 加 坡 人 和 印 度 人 。
====
報導中的英國人,就是英國國民(海外)持有人,在海外,你持BN(O)就是英國人,如此簡單。
但港共入境處,以及中國外交部,請不要插手英國內政,如果事主家屬要求英國協助不得要領,本人以至Britishhongkong不少會員願意提供協助,包括督促FCO中人協助家屬前往印尼善後。
而且以我理解,印尼政府以及人民,絕對不想事件,涉及任何中國政府人員在內。
現時中國外交部和港共入境處,應該向日本搞清楚, 為何有特區護照持有人,在日本採訪G8被拒。特區護照持有人權利,這才是中國和港共政府的責任。
應該找英國使館求助
根據《明報》報導,三位獨立媒體的記者前往東京採訪G8期間,被日本方面無理留難,懷疑香港入境處出賣有關人等資料。
在我,甚至很多人眼中,香港入境處根本是一個恬不知恥的納粹機構,他們在認定港人國籍問題,居港權問題都永遠雙重標準,比他們的師父英國內政部更青出於藍,所以我對他們的做法一點也不奇怪。
不過,香港入境處既然是不能信的,如果他們當中有人是持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應該改持英國國民(海外)入境,以及尋求英國協助。因為如果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持有人,在日本要去G8示威受留難,這絕對可以鬧到上House of Common,FCO亦不會坐視不理。
(不要有土共五毛留言話BNO無用之類的廢話,現時是中國駐日使館一定變了廢物,有人如此留言,定必公布IP)
====
(如果五毛真的反日的話,問問你們自己的親日政府,為何在東海主權問題後,又一次出賣自己的國民。)
在我,甚至很多人眼中,香港入境處根本是一個恬不知恥的納粹機構,他們在認定港人國籍問題,居港權問題都永遠雙重標準,比他們的師父英國內政部更青出於藍,所以我對他們的做法一點也不奇怪。
不過,香港入境處既然是不能信的,如果他們當中有人是持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應該改持英國國民(海外)入境,以及尋求英國協助。因為如果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持有人,在日本要去G8示威受留難,這絕對可以鬧到上House of Common,FCO亦不會坐視不理。
(不要有土共五毛留言話BNO無用之類的廢話,現時是中國駐日使館一定變了廢物,有人如此留言,定必公布IP)
====
(如果五毛真的反日的話,問問你們自己的親日政府,為何在東海主權問題後,又一次出賣自己的國民。)
訂閱:
文章 (Atom)